从俾斯麦到一战(24)----从战争进程看施里芬计划的巨大错误
本系列前篇:
直挂云帆济沧海 ---- 俾斯麦是怎么在十年内把德国变成君主制强国的
俾斯麦是怎么在十年内把德国变成君主制强国的(4)----普奥战争
俾斯麦是怎么在十年内把德国变成君主制强国的(5)----反思
俾斯麦是怎么在十年内把德国变成君主制强国的(6)----后续手段
俾斯麦是怎么在十年内把德国变成君主制强国的(7)----普法必战
俾斯麦是怎么在十年内把德国变成君主制强国的(8)----建立德国真的很简单吗?
俾斯麦是怎么在十年内把德国变成君主制强国的(9)----普法战争
俾斯麦是怎么在十年内把德国变成君主制强国的(10)----腓特烈大帝
俾斯麦是怎么在十年内把德国变成君主制强国的(11)----从拿破仑到俾斯麦时代
从俾斯麦到一战(12)---- 政治架构,以及英明的威廉一世
从俾斯麦到一战(13)---- 普法战争后的条款、梯也尔和德国短暂的黄金时代
从俾斯麦到一战(15)---- 俄国的崛起、波兰的灭亡,以及德国和英法的关系
从俾斯麦到一战(18)---- 1880年代俄国和德国的关系,保加利亚危机
从俾斯麦到一战(20)---- 威廉二世的内政外交,法俄同盟的建立,和俾斯麦的去世
从俾斯麦到一战(22)---- 1905年前后,英法德俄关系的嬗变
从俾斯麦到一战(23)---- 欧洲的混乱局势、英德海军竞赛,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
第一次世界大战一开始,主要国家之间的宣战顺序是:
1914年7月28日,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。
7月30日,奥匈帝国开始炮击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,这导致沙皇最终下令全面动员军队,俄国对奥匈宣战。
德国警告俄国,如果俄国军事支持塞尔维亚,德国将对俄国开战。德国要求俄国取消全面动员,但俄国的强硬派根本不听。法国虽然之前已经局部动员,但也要求沙皇尼古拉二世慎重考虑,这代表了法国温和派的想法。但是,俄国还是全面动员,并对奥匈宣战了。
德国说话算话,8月1日,德国对俄国宣战。
德国的战争机器一启动,就执行施里芬计划。8月2日,德军主力进入卢森堡,这是德法边境的一个小国。之前讲过,普法战争前多国谈判,保持卢森堡的永久中立状态。但是现在德国为了进攻法国,占领了卢森堡。
与此同时,德国要求比利时提供“道路”,让德军通过。比利时国王大怒,说比利时是一个主权国家,不是“道路”,下令军队戒备,防范德军。并投靠英国,希望英国来为自己住持公道。
德军时间紧急,8月3日,德法互相宣战,然后德国立刻攻入比利时。英国强烈反对,开始动员。
开战之初,德法两国的人民都极其兴奋,都认为这次战争自己肯定取胜。威廉二世只要出现在公众场合,人们会全体欢呼,经久不衰,那是发自内心的拥护和支持。人民踊跃参军,疯狂生产,现在的德国没有政党之分,大家都是德国人。另一方面,法国民众夹道欢送开赴前线的法军,四十多年来总算可以报仇雪恨了。法军主力直奔阿尔萨斯-洛林,要收复故土!
8月4日,英国向德国发出最后通牒,要求德军撤出比利时。遭到拒绝后,英国对德国宣战。
可以看出,德国在对法俄宣战后,英国并未对德国宣战。但是在德国入侵比利时而且不撤退的情况下,英国才对德国宣战。这说明,英德关系并没有事后人们想的那么差,即使两国在进行激烈的海军竞赛。如果德国事先做得好一点,英德根本没必要走到开战的地步。
8月5日,奥匈帝国向俄国宣战。
奥匈对俄宣战时间居然在德国四天之后,可见奥匈的心情也很矛盾,他们没想到事情会闹得这么大。但是德国既然这么够哥们,奥匈不宣战也不行。
8月6日,塞尔维亚向德国宣战。
8月7日,法军攻入阿尔萨斯。
8月10日,法国向奥匈帝国宣战。
8月12日,英国向奥匈帝国宣战。
此时,三大协约国和两大同盟国,已经全面开战。
意大利本来属于德奥意三国同盟,但它和奥匈有领土纠纷,在意大利独立的过程中,奥匈处处阻挠。所以意大利并没有多少人愿意帮助奥匈,他们只是畏惧德国的实力,才选择和德奥结盟。此时意大利很狡猾,它要看看德奥能否在战争中占优势。所以意大利没有对协约国宣战。而协约国为了减少敌人,也没有对意大利宣战。
那么,德国有没有胜机呢?
有的,而且是大有胜机。
我以前在讲老毛奇的时候说过,对于两线作战,他提出了“先东后西”的计划。实际上在1870年代,老毛奇的计划也是“先西后东”,这个方案很容易想,因为所有人都畏惧俄国广袤的领土。但是,后来他经过深入考虑,还是改成了“先东后西”,也就是在西部先对法国防守,用重兵先解决俄国,然后再回军战胜法国。
这是他深入思考几十年的成果。也就是说,老毛奇早已知道俄国广阔的幅员、巨大的纵深,对作战是很不利的,但他仍然选择了俄国作为主战场,必然有更深的考虑。但是,却被施里芬轻易否定掉了。施里芬之后,小毛奇居然坚持施里芬的意见,而且对施里芬计划做了更加灾难性的修改。因此,他们的思维深度,比老毛奇差远了。
现在我们结合战争进程,看看小毛奇和德国总参谋部,以及威廉二世错在哪里。然后,再看看老毛奇的高明之处,就容易多了。
一、施里芬计划严重忽视了英国参战的重要性。
施里芬计划的一个重要内容,是德军主力绕过法国东北部的防线,从北边闪击比利时,趁法军还在其东北对德国进攻时,迅速从比利时方面攻克巴黎。施里芬认为,只要攻克巴黎,法国有组织的抵抗将完结,那时德军再抽调兵力进攻俄国,可保胜利。
但是,自从比利时从西班牙和法国独立后,谁打比利时,英国就对谁宣战,更何况现在比利时已经向英国求援。因此,如果德军想从比利时通过,必然要被英国宣战。
施里芬对此也有准备,他认为英国远征军最多10万人。而面对百万级的德军,这点军队没什么作用。德国只要全力在右翼进攻比利时和法国,肯定可以在短期内,比如一个月或最多两个月,拿下法国。1905年最终形成的施里芬计划是,德国准备用20万人在东线防守俄军的40万人。而在西线用148万人(包括预备役)进攻,其中34万在阿尔萨斯-洛林一带,防守大约120万法军的强力进攻(法军不到80万,但也必须考虑征召预备役),另外114万在最多两天内攻克并通过比利时,从侧翼攻击巴黎和法军后方。
当然,在实际战争时,随着各国国力的增强和人口、军队的增多,这些数字还会扩大,所以我们要看施里芬计划的实质。应该说,施里芬计划对法国的行动估计是正确的。开战后由于法国极想收回阿尔萨斯-洛林,在这里确实用重兵攻击了德国。
但是,如果英国参战,只能提供10万陆军吗?
刚开始参战的英国远征军只有7万,还不到10万人。但是,英国远征军迅速增加到20万以上,战争结束时,总兵力已达65个师,150万人。
就算不考虑英国的强大海军和海上封锁,仅仅这一百多万陆军,就够德国喝一壶的吧。
而且德国没料到的是,开战后,英国对德国的海上封锁异常严厉。不仅德国商船被扣押(这是理所当然的),而且德国附近所有中立国家的商船,比如荷兰、芬兰、瑞典、挪威,这些国家的商船要进行贸易,都必须得到英国的许可。一旦英国海军发现这些商船的货物是直接或间接卖给德国的,立刻没收!
这很霸道。
而且,这是德国人事先没想到的。因为在拿破仑时代,英国并没有封锁中立国家的商船,反而是法国不让欧洲大陆的所有国家和英国贸易。但是现在,所有相关中立国船只,只要是往北海和波罗的海方向做生意的,英国海军都要上船检查!
一些中立国提出了抗议。它们倒不是支持德国,而是想发战争财,两边做生意多爽啊?但是抗议有什么用,能打得过英国海军吗?所以这些国家在一阵抗议之后,都不得不听从英国的要求,不再从海外贩运商品给德国了。
这些抗议的国家中也包括美国。美国和德国的贸易量也不小,大家都是大国,但英国照样扣押!美国提出抗议,英国态度温和地进行了回复,希望美国理解,现在是战争时期,美国商人不能支持德国,想做生意可以和我们做。美国没办法,谁让此时的美国海军也远远弱于英国呢。从此,美德贸易中断,英美贸易倒是越来越多。
这种趋势是很危险的。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,美国的商业利益将被英国捆绑,英国也向美国不断借钱,美国成了英国的大债主,当然不希望英国战败。所以,美国必然会越来越支持英国。就算美国以后不参战,以英美的工业实力,德国也吃不消啊。
战前,德国已经储备了相当多的战争物资,战争中也采用战时体制,把各种效率都发挥到极致,还做出了很多令人惊叹的科学发明,例如用氮气合成氮肥,可谓取之不尽;又如从普通黏土中提取铝,可谓用之不竭。德国人还发明了人造橡胶、木料纺线、硝化纤维等重要材料。德国财政部长赫弗里希在回忆录中说:“在重压之下,祖国的危难情形竟然促使我国的各种天才,一时间得到大展身手的机会。……短时期内涌现出来的新发明,以及对人工无聊的合理利用程度,在世界历史中都是前所未有的。”
可惜,不是所有替代材料都能发明出来,而且用一些原材料来发明新材料,原材料(比如木头)在后期也会面临短缺。被英国长期海上封锁,大量的关键货物无法得到,到1916年已经越来越困难了。而英国却在向美国购买更多武器和产品(当然此时英国必须向美国借债),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,对德国来说是致命的。
所有这一切,都是因为施里芬计划侵害了英国的核心利益,让英国成了德国的敌人,这是最大的战略错误。
当然,施里芬在制定计划时也考虑到了这一点,所以西线作战的最关键因素,是要速战速决干掉法国!如果在最多两个月解决了法国,英国远征军就没什么用了。而德国凭借法国和东南欧的资源和生产力,也能得到相当补充,在很大程度上也不怕英国的封锁。
这就说到施里芬计划的第二个重大错误了。
二、施里芬计划严重低估了攻打法国的难度,甚至低估了攻打比利时的难度。
比利时是个法语国家,虽然它不想被法国统治,但更不想被德国统治。在一战前的很长时间里,比利时人也在想:如果战争爆发,德国或者法国从我这里“借道”怎么办?你想占领就占领,借道就借道吗?所以为了防范战争波及比利时,比利时早已修建了坚固的要塞。事实证明,这些要塞之坚固程度,大大出乎德军预料。德军在攻打比利时的列日要塞时被阻了三天,损失大约4万人,小毛奇事先根本没想到比利时这么难打!
万不得已,德军运来五门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、将近二百吨重的克虏伯大炮“大贝尔塔”,才轰开列日要塞。
这种大炮可以把一吨重的炮弹发射到30里开外,一吨重!当一吨重的炮弹从天而降时,任何要塞都会被炸得粉碎。
但是,这种大炮运输很不方便,运到前线还得组装。为了克服巨大的后坐力,必须设计专门的缓冲装置,所以不可能生产太多。一战前德军已经有了这种巨炮,工业能力着实可怖。
如果没有这种巨炮,仅仅列日要塞就能顶一个多月。所以直到8月24日,右翼德军才从比利时攻入法国,此时已经是德法宣战20天之后了。法国人就是再笨,也会抽调相当兵力北上阻止德军,而英国陆军也获得了足够的登陆时间。
因此,1914年9月5日在法国北部爆发马恩河战役时,英法联军已经有重兵在防守。107万英法联军利用有利地形,挡住了148万德军的进攻。双方的进攻和防守都极其疯狂。德军必须施行最猛烈的攻击,否则施里芬计划将失败,整体的战争计划将失败!德军拼了!
但是在强力攻击一周、伤亡22万人后,德军不得不撤退。因为英法联军也拼了!英法在损失了26万人之后,挡住了德军的进攻。从战役角度来看双方旗鼓相当,但德军的总体战争战略已经失败了。
有历史学家说,这是小毛奇犯的错误,他在开战后没有在西线聚集最大量的兵力,尤其是在比利时浪费了太多时间。如果留下一些军队围困比利时的要塞,主力从北边攻入法国,就能成功实施施里芬计划了。
真是这样吗?
就算小毛奇在西线聚集德国最大量的兵力又如何呢?此时德国只能动员200多万军队,动员效率和调兵速度已经是各国最高了。除了留在东线必须防守俄军的20万和在阿尔萨斯-洛林必须防守法军的30多万军队,德国用于进攻比利时和法国北部的军队,最多也就180万左右。这180万军队真的能在一个多月解决法国吗?
从法国快速调集军队防守马恩河来看,德国的意图很难实现。
好吧,再退一步,就算德军可以快速击溃法国在马恩河的守军,下一步就是巴黎,此时巴黎的守军必然在150万甚至200万以上。巴黎将全民皆兵,英国大量远征军也将到来,德国真的啃得动吗?要知道,当时法国人为了调动兵力,巴黎的1200辆出租车都用上了,而且是人民自发行动,此时的法国已经万众一心!
当时还没有坦克,军队的车辆也不多。德军可以在德国国内用铁路快速调动,但到了法国,德军汽车的运力很有限,主要靠两条腿了。相反,法国反而可以用铁路快速调动军队。因此就算德军可以围困巴黎,面对众志成城的军民,也不可能在短期攻克。那么一旦进入消耗战,德军必然会因为弹药和粮食不足而被迫撤退,马恩河战役就是这样。用军事术语来说就是:德军是“外线”作战,法军是“内线”作战,德军的补给要远远不如法军。
因此,就算180万甚至200万德军可以围困巴黎,短期也打不下来。而打不下来,德军必然要大幅后撤。
闪电战打下巴黎?这种估计已经是乐观得不能再乐观了。当时的德法两国,武器和兵力都属于一个档次,德国虽然各方面都强一些,但怎么能做如此乐观的估计?制定战略,如果建立在极为乐观的估计上,可以肯定,战略制定者就是个猪头。
从军事角度来看,当时的军队在缺乏进攻性的新武器(如坦克)、也缺乏对新武器的大规模创新性使用(例如集中使用上千辆坦克)的情况下,无法过于深入敌方境内。因此,德军在深入法国国内几百里、奋力闪击之后,只要面临英法的激烈抵抗(这是必然的),必然要大幅后撤。
随后不久,西线就变成了堑壕战,也是施里芬计划没料到的。
三、西线变成了旷日持久、极大消耗人力物力的堑壕战。
在一战之前和初期,陆军大炮和重机枪的性能越来越强。这两种武器更有利于防守,因为在坦克、飞机出现和大规模应用前,军队无法快速推进大炮,而士兵端着普通步枪或冲锋枪冲锋,完全不是几挺射速更快、射程更远的重机枪的对手。士兵们也不可能端着重机枪冲锋,却可以利用重机枪进行防守。
所以打着打着,英法德都发现,对付大炮和重机枪的最好办法,就是挖堑壕。把堑壕挖得又深又密,就算遭到大炮密集轰炸,敌人的步兵也很难冲锋。就算冲过来,也会被我方的大炮、前沿阵地剩下的重机枪和增援的步兵消灭。
于是,双方都陷入了堑壕战。
面对困境,德国希望通过一场巨大的消耗战,让法国“流尽鲜血”。德国想选择一个法国不得不防守的地方,用德军的优势兵力和武器,让法国损失惨重,那时法国将战败或被迫求和。
德国选的这个地方就是凡尔登,这是通向巴黎的要道。于是在1916年2月21日,德军主动发起凡尔登战役。不过,结果却令人失望,到当年12月19日结束时,德军已无力再战。战役结束时,战线又回到了起点。而且,德国虽然消耗了法国,但自己也消耗巨大。德军累计投入50个师共125万人,阵亡14.3万;法军累计投入75个师共114万人(法军一个师的人数少于德军),阵亡15.6万。双方受伤人数大约两倍于阵亡人数,伤亡百万。
为了减轻法国在凡尔登的压力,同时减轻俄国在东线的巨大压力(后面介绍),英法联军于1916年7月到11月发动了索姆河战役。此战役以英军为主,在密集炮火之后英军集体冲锋,第一天就损失6万人,英军不得不节约使用兵力。四个月的战役结束后,英法联军伤亡79.4万人,德军伤亡53.8万人,英法仅推进5~12公里。
又是一场绞肉机战役。
两场战役结束后,双方共损失200多万人。德国的战略目的不仅没有达到,反而把自己素质最高的一百多万士兵拼完了,物质上的损失更是巨大,关键是远远得不到足够补充!
如果俾斯麦在世,估计早已心疼得再死很多回了。自1866年普奥战争后,他认识到战争的残酷,更加珍惜德国年轻人的生命。在他看来,德国军人不是不能死(军人一定要勇敢),但是,要死得有意义。而这种战争,在他看来完全没有意义。
另一方面,英法同样损失惨重,法国国内厌战气氛浓厚,出现了大规模罢工行动,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和德国讲和。面临危局,法国于1917年不得不换上更强硬的总理克莱蒙梭,他历来独断专行,杀伐决断,上台后禁止各种反战言论,大肆镇压工人运动,声言将不断作战,“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。”
那么,双方军队能否进行大规模穿插迂回,避开防守严密的阵地呢?
不行。因为英法德在法国西北部那么小的地方,聚集了超过700万军队。在强大的进攻型武器出现前,面对几百公里长、至少几公里宽的密集堑壕,大军根本无法穿插迂回。也就战争开始时德军大规模迂回了一把,打到马恩河还失败了。所以双方要想进攻,只能靠上千门大炮轰出几万发炮弹,然后几万步兵冲锋拼消耗,夺取对方阵地。而这种包括巨大的消耗战,对德国最为不利。
德国国内的不满情绪也在淤积。面对困境,德国不得不使用毒气战和潜艇战,乃至在1917年2月启动了“无限制潜艇战”,也就是对驶向协约国的船只进行无差别攻击。这种越来越丧失底线的行为,也给英国造成了很大困难。所以在1916年,交战双方都非常窘困,都在拼家底。但是英国能继续从海外获得原料和兵源,德国却不行。而且,德国的行动还激怒了美国。当美国于1917年4月对德宣战后,加速了德国的战败。
如果德国不执行施里芬计划,不仅不会让英国参战,更不会惹恼美国。如果只和法俄作战,德国会失败吗?如果德国不在西线主动进攻,而是对法防守,德国会损失如此惨重吗?
显然,都不会。
可能有人会说:事先谁知道战争会变成堑壕战?就算老毛奇复活,他事先恐怕也不能料到吧!
的确,这种绞肉机似的堑壕战,老毛奇就算健在,事先也未必能料到。但是他的计划是“先东后西”,战略上比施里芬计划高了不知多少。东欧地广人稀,便于大部队运动战,除了少数要塞,是不可能发生这种款日持久的堑壕战的。
另一方面,法军的攻击力却很差。战争开始后法军用100多万人攻击阿尔萨斯-洛林,想收复故土,这就是法国霞飞将军制定的“17号计划”,而且在战前就制定好了。但是最精锐的法军却遭到30多万德军的顽强抵抗,法军寸步难行,伤亡惨重。漫山遍野的法军尸体让法国人士气低落,不敢再勇猛进攻。“17号计划”,在战争之初也破产了。
由此可见,如果西线战争只在法德之间进行,德国采用战略防守态势,不可能陷入巨大的消耗战中。德军的损失不仅小得多,而且在英国中立的情况下,德国将源源不断地得到海外物资。一旦法德战争旷日持久,法国人还能保持多久激情呢?就算想打,又能取得多大突破?
从海军来看,德国也强于法国。德国海军是世界第二,在1916年5月的日德兰海战中,英国海军的损失是德国海军的两倍,战术上德国人取得了辉煌胜利,这是英国过去三百多年从没遇到过的,由此可见德军的战斗素养有多高。但是在战略上,德国海军还是失败了,因为英国海军的总体力量还是明显强于德国,德国海军被封锁在自己的军港,再也无法出来。
如果英国不参战,任由法德海军交战,法国海军会不会被消灭或封锁?一旦法国从海外更难得到资源,法国还有多少决心进行战争呢?
而且,德国难道不能从堑壕战中快速总结出新的战争经验吗?最早的堑壕战就是法军进攻阿尔萨斯-洛林,法军损失惨重。笔者相信,如果老毛奇在世,很大概率会发现堑壕战这种新的战争方式,并充分利用堑壕战的优点,用防御消耗法国的力量。
分析到这里,我们已经可以得出结论:如果英国不参战,在德国堑壕战的防御和德国海军的威胁下,法国很难打入德国腹地。就算东线的俄国恳求法国全力发动攻势,法国也很难取得重大战果。
下面再说说东线,这是很多人忽略的。但东线的惨烈程度一点都不亚于西线,从中也可以看出施里芬计划的更多错误。
四、施里芬计划严重低估了俄国的攻势,以及奥匈的不堪。
施里芬,或者德国决策层,没料到在战争开始时,俄军用于攻击德国的军队已经如此庞大。当德军在比利时艰苦进攻时,有大约80万俄军正准备进攻东普鲁士,而以前德国总参谋部的估计是40万。德国人估计俄军可以动员100万多万一线军队,大部分兵力还要对付奥匈帝国,因此未必有足够兵力进攻德国。但他们没想到俄国人居然在短期内动员了200万军队,其中80万进攻德国,另外120万进攻奥匈。
而面对80万俄军,德军只有20万人。虽然德军的装备和素质都是最好的,但仍然感到兵力不足,何况东线德军的装备远远不如西线,所以不得不节节防守。1914年8月中旬,大量俄军已经攻入东普鲁士!
俄国速度之所以如此之快,一方面是奥匈一直喊着要打塞尔维亚,俄军早就处于跃跃欲试的状态了。另一方面,俄国也很想打德国和奥匈,发泄过去几十年的怨气。第三个重要原因是,法国此时请求俄国赶紧进攻,以缓解德军对比利时和法国北部的强大压力。所以一旦开战,俄军就如潮水般攻向奥匈和德国。面对紧急形势,东线德军要求快速增兵,小毛奇不得不从西线抽调两个军驰援东线。
讲到东线的总体形势,必须结合奥匈军队一起说。
1914年8月15日,奥匈也动员了200万军队(包括战略预备队),这个数字也很庞大,和俄军旗鼓相当。奥匈一线有四个集团军,7月28日对塞尔维亚宣战后,原计划用两个集团军进攻塞尔维亚,两个集团军防守俄国。但没想到俄军动员速度太快,奥匈不得不只用一个集团军进攻塞尔维亚,另外三个集团军对阵俄国。于是在1914年8月中旬,奥匈东线有100万奥军,对阵120万俄军。从兵力上说,奥军处于劣势。
从俄国方面来说,开战之初是对奥匈和德国主动进攻,但转眼就不对劲了。
首先,俄军在短暂攻入奥匈领土之后,被奥匈打了回来。俄奥一接战,奥匈就发现俄国不好打,加上在塞尔维亚受挫,奥匈不得不调回进攻塞尔维亚的集团军,四个集团军都面向俄国。从1914年8月中旬到8月27日,奥匈军队突入俄国境内120公里,取得了相当战果。
此时的奥匈军队,还是有相当战斗力的。奥匈有一批职业军人和权贵,这些人不仅有德意志人,而且其他各民族的人也不少,他们忠于皇室和国家,因为他们属于统治集团,从国家获得了利益。这样的人在奥匈政府和军队内有很多,加上几十年的武备,因此在战争初期表现出一定的战斗力。
其次,是在东普鲁士爆发了坦能堡战役。战役于8月17日爆发,9月2日结束。德军以不到两万人的伤亡,让俄军伤亡13万人、被俘14万人。经此一役,俄军对德作战的一线部队损失惨重,暂时没有了大规模进攻德国的实力。
但在南线,奥匈在8月底乘胜追击,主动发起对俄军的大规模进攻。由于双方的指挥都有不少错误,俄奥都有巨大损失。但俄军的兵力补充更快,沙皇尼古拉二世手里还有300多万预备役,损失的人马可以立刻补充上。于是在俄军快速补充了几十万人之后,以绝对优势兵力突入奥匈帝国境内,奥匈军大败。到了9月中旬,奥匈军已经死伤30万,被俘13万,尤其是最精锐的第14军被全歼,损失很难弥补。
另一方面,俄军也死伤25万人,被俘两万,损失稍小于奥匈军。此时的俄军已经突入奥匈境内200多公里,奸淫烧杀,无恶不作,这让无数难民逃入奥匈腹地。本来奥匈军队并无多大战意,但面对野兽般的俄军,不得不全力奋战,因为他们的背后就是家乡!
于是,奥匈军在东部一个要塞,挡住了俄军十几万人、持续五天的疯狂进攻。奥匈军死战不退,有的团只剩下17人。俄军伤亡也非常惨重,前三天就损失了4万人。但是俄军人多,兵力仍在源源不断地往上冲。
奥匈军的顽强防守为主力赢得了时间。1914年9月下旬,重新组建的奥匈第3集团军(之前被打残了),以及德军第9集团军前来增援。接下来就是一场大屠杀,德奥联军重创俄国三个军。到了10月份,俄军又被打出奥匈境内,奥匈和德军又深入俄国的波兰境内一百多公里,逼近华沙。
不过,俄国人的兵力优势实在太大。到了12月初,俄国西南方面军再次齐装满员地配置了5个集团军近130万人。1915年1月底,由于战争的消耗,又补充进20多万,达到147万人!
人多就是好啊!
但是,此时俄国的装备已经不足了,军队开始出现过时的步枪。俄国人已经开始把军火库中的存底淘汰货,拿出来使用了。另一方面,奥匈也从国内补充了大量兵员,在匈牙利腹地又拼凑成4个集团军,准备进攻。但奥匈的武器装备同样不足,士兵素质越来越差。
于是,俄军和奥匈军一共200多万人,于1914年12月到1915年3月,展开了残酷的消耗战。奥匈再次先胜后败,丧失大片土地。到3月22日冬季战役结束时,奥匈军死伤12万,被俘20万;俄军死伤27万,被俘7万。
表面上看,双方损失差不多,但是奥匈更损失不起,而且损失的精兵更多,根本没法补充。到了1915年3月,奥匈在对俄作战的前8个月里,损兵74万,基本把军队的精华打光了,从此完全丧失了对俄独立作战能力。另一方面,取得胜利的俄军,尽情地在奥匈帝国的土地上劫掠,粮食、牲畜、女人都是他们的战利品。当时俄罗斯一名随军记者曾经引用托尔斯泰《战争与和平》中的原话形容说:“东正教军队变成了一群无法无天的匪徒。”
此时德国在干什么呢?
坦能堡战役取得大胜后,德国在东线以防守为主,并辅助奥匈军队的进攻,德军主力再次在西线集结,准备对英法发动攻势。但西线已经变成堑壕战,不利于德军发挥其运动战的长处。加上奥匈已经不能独立抵挡俄国的进攻,因此经过几个月艰苦的堑壕战之后,德军新的总参谋长法尔肯海因上将决定:先东后西。
好不容易,德国的战略算是调整过来了。但是此时英国早已参战,德国的战略形势已经很糟糕了。实际上,在1914年月份马恩河战役后,小毛奇已经痛苦地得出结论:德国必败。于是他立刻向威廉二世进言:趁现在德国还有足够的力量,赶紧求和,得到一个体面的和局!
应该说,小毛奇能在战争进行不到两个月就看到最终结局,有相当的洞察力。他绝不是笨蛋,更不是完全的蠢蛋。但是,他还是比老毛奇差得太远。
可惜战争早已开打,德国的狂热气氛早已被哄起。而且小毛奇的行动让德国决策圈很愤怒:战前你最积极,最强硬,这才打了一个多月就说德国不行了,要求和,你丫算什么东西!
于是,小毛奇被立刻解职,从此离开德国军届和政界,再也不能发挥作用了。深爱祖国的他,深知自己已经给德国造成了无可挽回的灾难,自己和叔叔老毛奇的差距,实在太大了。可惜此时意识到这些有什么用?小毛奇经历了两年痛苦不堪的生活,于1916年6月18日,在凡尔登战役和东线战役如火如荼地进行时,在家乡抑郁而死。
对他来说,大形势已经很明显:德国必败。具体战役的胜负,已经不重要了。越打,他越抑郁,死得也更快。
小毛奇的能力虽然一般,但还是有良知的,因为他能把国家和民族利益放在最高位。但在历史上,为了个人利益而置国家和民族利益于不顾的人,太多了。很多处于决策地位的人,面对越发恶劣的局势,已经知道自己前面下错了棋,但为了眼前荣耀,为了个人私利,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,就是不承认错误,反而会越发铤而走险。最终,让国家和民族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!
小毛奇,值得尊重。
继续说东线战争,此时的德国还是很有实力的。德军主力在1915年4月大量东调,4月下旬,德奥联军对俄军发起反攻。这次以德军为主,参战德军有18个师和2000多门大炮,而且这次派出的是最精锐部队,威廉二世也下血本了!
战果立竿见影:到了1915年5月9日,俄军全线崩溃,死伤24万,被俘33万,损失大炮1300余门。5月13日,俄军已全部退出之前占领的奥匈土地,9个多月血战得来的战果全部丢光,还赔上了维斯瓦河以西的小半个俄属波兰。此战之后,俄国西南方面军损失了几乎所有武器,逃回的部队甚至连军服都不全。沙皇尼古拉二世再也找不到足够的军火,来重新装备他的军队了。
东线形势是不是说得有点多?我已经尽量简化了叙述,但为了让观点更有说服力,又不得不保留更多事实。
如果在战争初期,德国就执行“先东后西”的战略,此时不仅早已重创了俄国,而且德军的损失要相对小得多吧。
更重要的是,奥匈如果不损失70多万最精锐的部队,而是配合德军主力作战,不仅可以帮助德国稳定欧洲东南线局势,而且意大利和罗马尼亚很可能不会在1915年加入协约国阵营了。这两个国家就是看奥匈已经快被俄国打残,才加入协约国一方的。如果这两个国家不动,同盟国阵营在东线的形势将好得多。
可能有人会说:俄国就算败得再惨,也不会投降,别人也很难彻底打败它,历史已经多次证明了这一点。因此,德军就算在东线不断取胜,又能怎么样呢?德国在东线的负担同样很重,迟早也会被拖垮的。
对此,我的回答是:战争性质不一样,俄国的相对国力,也不一样。
无论是拿破仑打俄国,还是希特勒打苏联,俄国都是相对正义的一方。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,俄国正义吗?很难说。奥匈欺辱塞尔维亚,当然不正义,但俄国和它半斤八两。而且,俄国在十年前刚刚打过日俄战争,国力损失惨重。虽然大多数俄国人以“大国”和“好战”自豪,但人总要吃饭和生活,这么穷兵黩武地打下去,俄国民众的忍耐力再强,也逐渐受不了了。
1916年的“夏季攻势”,是压倒俄国的最后一根稻草。在夏季攻势前,沙皇又给俄军补充了170万人,很多人都没有枪,只能手持绑着刺刀的木棒上战场。夏季攻势之初,俄军主攻同样缺乏武器的奥匈军,200万俄军让奥匈损失了85万人,奥匈军队从此崩溃。奥匈已经赔光了军队中的几乎所有的德意志人和忠诚的中下级军官,军队再无多少忠诚度可言。所以在夏季攻势的前半阶段,俄军取得了辉煌胜利。
面对紧急形势,德军赶紧从西线调来15个师。此时德国正在西线进行凡尔登战役,马上就要开打索姆河战役,已经很不容易了。但是德军还是比俄军强得多,在损失25万人的情况下歼灭俄军100万。与此同时,配合德军作战的奥匈军又损失20万。
从德军来说,虽然仍一如既往地碾压俄军,但是德俄的人员伤亡比是1:4,如果再把奥匈军的损失加进来,德奥联军对俄军的损失比是1:2。而在大战之初的坦能堡战役中,德俄损失比是1:10以上。因此,1916年的德军,在精兵大量消耗和物质、弹药不足的情况下,也远远不如1914年时的德军了。
另一方面,俄军的巨大伤亡,甚至连最老实、最驯顺的俄罗斯农民都无法忍受了,俄国国内罢工、暴动此起彼伏,连贵族阶层也开始意识到,沙皇的统治已经无法再维持下去。到了1916年底,开小差的俄军达到了100万人。
终于,俄国爆发了1917年2月的“二月革命”,沙皇下台。新组成的克伦斯基临时政府仍然继续战争,又被德军击败,然后又爆发了十月革命。苏维埃政府与德国签订了《布列斯特-立陶夫斯克条约》,割地大约100万平方公里,赔款60亿马克。
或许有人认为,在1917年底俄国再坚持一下,德国就会投降了。嗯,确实很有道理。但是,这首先是因为德国的施里芬计划是错误的。如果执行“先东后西”的计划,200万以上的精锐德军用来和俄国作战,估计早把俄国打残了。俄国就算不求和,但面对不断的惨败,国内积累几十年的巨大矛盾也会爆发,这种爆发,已经在1905年发生过一次了,当时俄国被迫和日本讲和。所以发生第二次,几乎是必然的。
那么,如果德国实行“先东后西”的计划,后果又是什么呢?
看到这里,估计读者已经很清楚施里芬计划的巨大错误,也很清楚德国的胜机了。
但是,德国的胜机,恐怕和绝大多数人想的还不一样。德国的未来,更需要深入分析。也就是说,本文的分析,仍然流于表面。考虑到本文已经11000多字,快12000字了,所以还是打住。下一篇,《德国的挽歌》,将是本系列真正的最后一篇!
欲知后事如何,且听下回分解。
长按下面的二维码,可关注本号。